第242章(2 / 2)

“老四有何见解?”

四皇子姚承祥虽不明白外祖为何要阻拦自己,但也明白对方定不会害他,想了想便躬身回答道:

“父皇,目前衢州形势迫在眉睫,需尽快商讨出百姓安置的解决方案。”

“哦?那你认为应如何安置?”

姚宇辰并不放过对方,而是继续询问。

姚承祥昨晚便得到了衢州大乱的消息。

清河是江南最大的河流,水系发达,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组成,流域内形成数百湖泊。

这些湖泊和小支流既是灌溉水源,又是排涝、调蓄洪水的天然水库,土壤肥沃,附近形成了不少村落。

而衢州最大的湖泊洋湖,便是由清河流入低洼之地形成。

连续的暴雨,导致洋湖附近的小河水位上涨后,河水四溢淹没了水稻,百姓见此忙告知官府。

但当地的知县只以为百姓危言耸听,根本没将对方的话放在心上。

然三日后,接连不断的暴雨,让本就已即将挣脱牢笼的洋湖彻底摆脱桎梏,洋湖周围的村子全部被淹没。

见此,知县方觉得大祸临头,但同时也不敢向上面禀告,故而使得整个洋湖彻底暴怒。

现如今衢州几乎已彻底陷入了汪洋,百姓无家可归,死去灾民的尸身只能泡在滔滔洪水之中。

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暴乱。

而在昨晚姚承祥得到消息后,便立刻与谋士商讨,虽并未有详细的解决方案,但大体框架也讨论出来了一二,故而不慌不忙道:

“父皇,儿臣认为需重新筹集粮草,尽快派人送往衢州赈灾,同时清河流域内其他城镇也有洪涝的风险,可以组织当地百姓加固河堤,以防止衢州惨案再次出现。”

姚宇辰点点头,心下微微有些满意,随即漫不经心的问道:

“那你认为应该派人去?”

姚承祥当然想自己去,毕竟赈灾虽有风险,但风险和机遇并存,若是成功自是会名声大振,但想到刚刚外祖父的提醒,他便只得按下心思。

正在想着应该推荐自己哪个心腹,却瞥见了旁边老神在在一副神游天外,跟他好像完全没关系的五弟姚承恩,顿时计上心头:

“父皇,这些年来,五弟一直受韩大人精心教导,定能胜任此事。”

姚承恩听到有人喊自己,急忙挺直了脊背,对着上首的姚宇辰行礼:

“父皇!”

然后便不动了。

大殿中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。

姚宇辰:这是谁家的傻孩子,赶紧拖出去!

姚承祥:五弟是不是没长脑子?

姚承瑞:姚承祥那个贱人!

众大臣:哈哈哈,五殿下真有种!

……

沉默片刻,姚宇辰终是叹了口气,对着一脸严肃的姚承恩问道:

“小五有何见解?”

姚承恩有些不解的抓了抓头发,随后一本正经道:

“儿臣听父皇的!”

姚宇辰:虽然蠢了点,但却没什么其他心思,也算是可圈可点吧。

姚承祥和姚承瑞此次却有了默契,心中同时骂道:马屁精!

众大臣:五皇子乃人才也。

……

而就在此时,负责收纳奏折的官员也找到了衢州知州的奏折呈了上来。

姚宇辰接过后,看着上面写的“洪水已退,百姓已得到安顿”,顿时怒火中烧,一巴掌拍在了身下椅子的龙头扶手上:

“混账!”

“陛下息怒!”

殿中的几位大臣和皇子以及姚宇辰身后的小太监们纷纷跪在了地上。

“息怒!朕要如何息怒!衢州已饿殍满地,当地官员竟说得到了控制!这就是姚国的官员!就是这般欺上瞒下,欲盖弥彰!他是想要造反吗?”

姚宇辰怒瞪着下方的众人,双目仿若喷火!

众人跪在地上,并未出声。

深深呼出一口气,姚宇辰冷声吩咐道:

“户部尚书,三日内拿出赈灾章程!”

“臣领旨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