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(2 / 2)
里人惊的不轻。
一天三十文,一个月九百文,将近一吊的工钱,一年下来能赚十吊工钱,这件事如果是真的,那日子过得简直想是做梦一样。
于是接下来几天,苏壹不仅要盯着墨房的建造,还需要应付打听墨房如何招工的村里人。
马于和郭元虽然不太能理解为何壹哥突然这么高调,但是他们二人都相信苏壹,而且他们还相信自己绝对能继续跟着壹哥干活。
至于苏壹为什么要这么高调,当然是他要吊那一家人。
那一家人打死原身,还要把仪哥儿卖了的事,苏壹可都牢牢的记在心里,之前只是没时间搭理他们罢了。
为了几亩田地,一处普通的农家院子,不仅三番两次找麻烦,还意图置人于死地,那一家人当时可是半点后路都没有给自己和仪哥儿留,就是奔着要把他们两个弄死,好吞了沈大山夫妇留下的家财。
其实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,原身横死,仪哥儿也几次濒死。
如今那一家人虽然现在日子吵吵闹闹,但还是在村里活的好好的。
凭什么?!
凭什么加害者心安理得,受害者却要担惊受怕。
苏壹一想到现在还如此缺乏安全感的仪哥儿,就咽不下这口气。
况且,当时若不是苏壹恰巧到了这个世界,仪哥儿说不定早就发烧烧成傻子或被烧死了。
若不是那天恰好有人把油条豆腐脑都部买走,苏壹比平时回家的时间早了一会儿,仪哥儿就被他们偷偷拐卖了。
性格乖巧懂事、长相漂亮的小男孩,落到人伢子手里会被卖到什么地方去?是进大户人家做奴仆,沦落戏班子学戏曲,还是其他地方?
苏壹不愿想,也不敢想,但他知道只要被卖,这辈子仪哥儿都会沦为贱籍,这辈子就算是完了。
想到那天仪哥儿满嘴是血的被人按在地上,苏壹心中满是愤怒。
虽然苏壹想到一个法子来钓那些人,但他到底不是那种丧心病狂的人满肚子坏水的人。
那一家人应该感谢苏壹从小在现代社会,小时候看社会公益广告三观正常,青少年时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,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践行八荣八耻。
若是那家人可以止住他们的贪婪,苏壹想的计策自然会无疾而终,若是他们抑制不住贪婪,苏壹会让那一家人在这村里活不下去。
请君入瓮
家里没了仪哥儿,好像突然间就缺少了活人气似的,于是苏壹就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建制墨坊上。
半个多月后,苏壹花了四十多两银子,终于加急把盖好了制墨坊,只要再把房子烘过之后,厂房就可以投入使用。
因为古代社会造房的材料问题,因此房屋建成之后都需要烘房,烘房可以防潮防霉,增强房屋结构强度。
在烘房的过程中,苏壹再次召集人进林子寻找松木,开始烧松烟。
苏壹招的五个人都是之前和他们一块去林子里找松木的同村小伙子。
把松木运回来之后,还需要砍木、提灰、炼胶、打墨团等工序,因此苏壹又招了两个村里的郭家人。
就在苏壹的制墨工坊正做的如火如荼之时,沈家大儿媳陈翠花找到了苏壹。
“小壹啊,听说你那边最近招人干活,你看看你表弟耀祖怎么样?他可是读过书的。”
苏壹看着她,好似之前的事情从没发生过一般。
“耀祖不去读书了吗?”
陈翠花有些尴尬的笑了笑,“不去了,准备在家里学,下年开春就去考童生。壹哥儿之前的事情是我们不对,其实那主意其实都是你四叔出的,只不过你大伯实诚,看弟弟受了苦,主动站出来替他担了些罪名。
咱们是一家人,打断骨头也连着筋,如今你赚钱惹了不少人的眼,有些人再背后说的可难听了,说到底还是你太年轻,这墨坊到底得咱们一家人一起干,那些人见咱们家里人多,自然不敢使坏心。”